
中國加快國產化 商務部棄Word改用WPS格式 能撼動微軟霸權?
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稀土出口管制公告(2025年第61號),出現兩項重要調整:公告附件首次改用國產辦公軟件WPS格式,且明確要求申請文件須以中文提交。對比10月9日前最新兩份仍採用微軟Word或Adobe PDF格式的公告,今次變動引發市場關注。此舉被視為中國在文書軟件領域推動技術自主的重要標誌,展現強化中文在商務領域應用地位的明確導向。
政策與象徵意義
中國商務部於10月9日發布的稀土出口管制公告,其兩大變動——附件首次使用國產「WPS Office」格式,以及要求境外特定出口經營者提交申請文件時「以中文為準」,標誌著中國官方在關鍵技術與規則制定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。過去,中央政府部門的公文格式長期以美國微軟的Microsoft Word或Adobe的PDF為主流,此次轉用金山辦公自主研發的WPS格式,被廣泛解讀為中央層面推動「關鍵技術自主可控」和「保障信息安全」的重要體現。
這既是辦公軟件的國產化進程加速,更是一種國家「數字主權」的宣示,意在與美國科技公司生產的電腦程式「軟件脫勾」。要求「以中文提交申請」與採用WPS格式相互呼應,共同構築了一個以「中國標準」為主導的管制體系,向世界宣告了「請用中文和我們說話」的新時代,彰顯了中國官方對於國際貿易規則「制定權」的轉變與掌控力度。
替代軟件的痛點與民間阻力
然而,這項國家層面的技術轉向,在民間層面遭遇了不小的「痛點」與阻力。歷史上,中國內部在政府、國企或高校中曾多次嘗試以Linux或其他自主操作系統替代Windows,但最終多因生態不完善、驅動支援不足、兼容性問題大而未能普及,用戶習慣與培訓成本成為重大障礙。
WPS作為金山辦公開發的本土競爭者,雖已支持多平台且與Office文件兼容,但在高階功能如複雜的宏、專業插件、大規模自動化流程等方面,仍不時遭遇兼容性或穩定性問題,令部分用戶詬病「很難用」、「太亂了」。
此外,中國長期存在的盜版文化,使許多個人或中小企業習慣於使用破解版Office,切換到WPS或其他替代方案的內在收益不高、風險卻相對較大。因此,民間與基層機關對於軟件替代的抵抗,不僅是技術考量,更包含習慣、工具鏈兼容性及心理認同等複雜因素。
市場反響與國產化挑戰
針對商務部的公告,市場立即做出了反應。金山軟件(03888),作為WPS Office的開發商,昨(13日)其股價出現顯著上漲,逆市近19%,高見38.2元,收報36.56元,升幅回順至13.8%,顯示了政策利好對國產替代概念股的巨大推動作用。
然而,國產化進程的挑戰依然艱鉅。長遠來看,中國不僅需要確保WPS等國產軟件在功能上達到國際水準,更要在生態系統的建設上投入巨大資源,以應對微軟Office在全球積累的強大用戶基礎和行業標準地位。因此,金山軟件今日股價有所回調,跌幅逾6%,低見34.12元。推動辦公軟件國產化,是一場技術戰,更是一場市場認知與用戶習慣的爭奪戰,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市場培育。
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
免責聲明: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公司無涉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可跌。